参与式社区群体划分六步法
在社区工作,经常会遇到把群众分成各种类型的群体,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来开展工作,这样的方法就叫做社区群体化分。进行社区群体划分的方法非常多,但是,若采取的划分方法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看起来虽有具体指标衡量,但却不具备可操作性,或是划分出来的结果偏差大而难以服众。
在多年的社区实践与参与式方法运用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参与式社区群体划分六步法,运用于群体划分非常实用,现整理出来与各位PRA爱好者分享,不当之处请给以批评指正。
第一步:入户调查
对需要进行群体划分的社区居住的住户家庭情况逐户认真调查登记,不能漏掉任何一户。调查内容包括户主姓名、配偶姓名、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简单的家庭财产情况、家庭民族与人口文化情况、是否有残疾人等。尤其户主与配偶姓名不能出差错。
第二步:制作投票卡
依据农户调查登记名单,制作投票卡和唱票汇总表。投票卡和唱票汇总表的数量根据所要分的类别的种类数和农户数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投票卡为每大类一户一卡,汇总表则根据唱票组的多少来准备,每一个组要有一套用来唱票的表,所有组的结果要用一套表来进行汇总结果。
第三步:选举代表
召开群众大会,通过推荐或无记名投票等方式选举出11名群众代表。
代表条件有三:一是普遍了解社区住户情况;二是办事客观公正、德高望重、群众信任;三是基本识字,能认出本社区每家住户的名字。
第四步:村民代表培训
对选出的代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根据所分类别的要求和目的等。
下面我们就以计划把社区群众按经济状况和诚信程度两个大类进行划分来举例(在以下步骤中均以此为例):要培训的内容就是社区村民(家庭)经济状况和诚信程度的评定方法——对照社区村民(家庭)经济状况和诚信程度评估表,针对每一家住户的实际情况:
A.围绕住房、家具、家用电器、经济收入、粮食收入、大小牲畜数、债权债务、天灾人祸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准确选择出社区群众所对应的经济状况(温饱、贫困、特困);
B.围绕住户讲信誉的情况准确选择出所对应的诚信程度(守信、基本守信、不守信)。
代表培训时必须注意3点:
1.要界定经济状况和诚信程度的对比范围只在本社区;
2.经济状况分三类而只能选择其中一类,诚信程度分三类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多选则作废。
3.评选过程中,代表只能听,不能向别人发表自己对被评对象的看法,这样会无形中诱导其他代表,从而影响评估质量。
培训结束后,要求代表起誓必须秉持公正,不能有私心。(这点十分重要,老百姓一般都特别看重赌咒,在农村社区更是如此!)
宣誓结束,马上就进入下一步——投票分类,不能让代表有交流的机会!(这是整个群体划分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如若让代表对各自的想法有所交流,那么投票出来的结果就会毫无意义,导致整个群体划分将以失败告终。)
第五步:投票分类
每名代表发给两套投票卡,让代表根据培训内容要求各自进行分类。进行评定时,代表的座位要相距较远,不能交头接耳,不能互相偷看,不能讲话交流;若有个别代表确不识字,则安排一个与该社区无关的人在另外的地方协助其评定,协助者只能按照代表意见分类,不能违背代表意见分类。
分类结束后,让代表按照群众家庭经济状况与诚信情况分两次投票。
唱票时按照群众家庭经济状况和诚信情况分别进行唱票汇总,可分成几个小组唱票汇总,每组选一个唱票员、一个计票员、一个监票员对代表评定出的情况进行汇总,以得票多的为初步评定结果。汇总过程中不能有错漏,参与评估人员要签字。
第六步:确定类别
初步评定结果得出后,结合入户调查情况,与当地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小组长针对投票结果进行纠偏,综合评估出社区群众的经济状况和诚信程度,最终确定群众类别并当众公布群体划分结果。评估结果不外乎9类:
1.温饱守信 6.贫困不守信
2.温饱基本守信 7.特困守信
3.温饱不守信 8.特困基本守信
4.贫困守信 9.特困不守信
5.贫困基本守信
对社区群众公布整个评估的过程和每户经济状况和诚信程度评估结果。
在进行群体划分结果公布时,要向社区群众声明:这种群体划分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划分办法,如果谁有比这种方法更好的办法,就请提供出来,我们将采用更好的方法去划分,如果没有比这种方法更好的划分方法,那么我们就认为这种办法目前就是最好的划分方法,就必须尊重这个划分结果,就应该以这个划分结果为依据去开展社区工作。